- 刘淼;许文浩;鲁云华;肖国勇;胡知之;
为了开发具有可持续环境友好型超级电容器储能装置,本文以自制的9,9’-双[4-(4-硝基-3-羟基苯氧基)苯基]芴(BAHPPF)和均苯四甲酸二酐(PMDA)为单体,采用低温缩聚反应制备聚酰胺酸(PAA)溶液,再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出PAA纳米纤维。之后,经热酰亚胺化、热重排以及碳化处理制得可重排聚酰亚胺基碳纳米纤维(RPICNFs)。采用红外光谱、扫描电子显微镜、热重分析、X射线衍射、拉曼光谱、氮吸附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PAA溶液质量分数和碳化温度对RPICNFs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。实验结果表明,当PAA溶液质量分数为25%、碳化温度为800℃时,制备的RPICNF-800-25试样表现出611.06 m~2/g的比表面积和0.391 cm~3/g的孔体积。当电流密度为0.5 A/g时,RPICNF-800-25的比电容达到171.3 F/g,且在10 A/g时仍保持初始电容的70%,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。
2024年04期 v.47;No.225 241-24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701K] [下载次数:64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51 ] - 李建科;苗信成;高宏亮;杨春杰;张大奎;徐桂英;周卫民;王坤;
为了进一步提高MnO_2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性能,本文采用简单的一步水溶剂法将MnO_2与经KOH活化后的中间相炭微球(MCMB)复合,制备一系列具有赝电容储能行为的MnO_2/MCMB复合材料。采用XRD、Raman、XPS、SEM对其进行结构和形貌表征。结果表明,MnO_2/MCMB材料依然保持着MCMB的球型结构,MnO_2的生成影响了复合材料中MCMB的石墨化程度以及碳层间距。将MnO_2/MCMB复合材料组装为对称型超级电容器,测试结果表明,MnO_2/MCMB电极材料在1 A/g的电流密度下的质量比电容最高为844 F/g,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最高分别为32.11 W·h/kg和500 W/kg。
2024年04期 v.47;No.225 249-257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2249K] [下载次数:13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32 ] - 卢美旭;陶林;李云龙;李莉香;安百钢;
为了显著提升CO_2还原反应(CO_2RR)中催化剂的性能,本文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,建立单层氮掺杂石墨烯负载的过渡金属单原子催化剂(TM-C_2N,TM=Cu、Pd、Ag、Fe、Ni、Sn),用于CO_2还原为CO和HCOOH。计算结果表明,TM-C_2N催化剂具有高结构稳定性、高效吸附和活化CO_2能力,以及良好的抑制析氢反应(HER)性能。吉布斯自由能计算结果表明,CO_2RR在TM-C_2N上以不同的反应路径生成HCOOH和CO。极限电位证明,Fe-C_2N和Cu-C_2N催化性能最好。这些计算结果不仅为C_2N基催化剂的实验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,而且对开发其他过渡金属高效电催化剂CO_2RR具有指导意义。
2024年04期 v.47;No.225 258-264+28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674K] [下载次数:183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29 ] - 陈帅;李姝馨;张涵;高立群;王旭;李莉香;安百钢;
燃料电池作为能源的高效存储和转换设备,在诸多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。为了设计和调控碳纳米材料的结构及性能,本文提出一种具有铠甲结构的碳包Co纳米颗粒的纳米管阵列自支撑材料(CC@Co-CNTs)的合成方法。先在碳布表面生长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,形成树叶状纳米片阵列前驱体,再经过双氰胺气相转化,得到多级自支撑纳米管材料。电化学测试表明,在1 600 r/min条件下,该自支撑电极的半波电位高达0.78 V,极限电流密度为-12.14 mA/cm~2,电容值约为CC@Co-NCNA材料的4.2倍,在超过500 min的连续测试中,电流保持率高达75.0%,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甲醇性能。碳包覆Co纳米颗粒的纳米管阵列的引入,不仅增加了表面积,并且保护催化剂。同时,碳纳米管构建了多级电解质离子的运输通道,缩短了电解质离子的传输路径,从而提高了电催化性能。
2024年04期 v.47;No.225 265-272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787K] [下载次数:35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5 ] - 殷梓瑞;田磊;宋易泽;冯艳骥;唐晓丹;
为了提高荧光探针法检测抗生素氯霉素(CAP)的灵敏度和稳定性,本文制备半胱胺修饰的铜配合物(CuCy-Cl)荧光探针。实验结果表明,CuCy-Cl具有优异的荧光稳定性,并对氯霉素表现出较高的选择性和优异的灵敏度。基于动态猝灭机制,实现对抗生素氯霉素的有效识别。CAP浓度(C_(CAP))在0.5~9μmol/L或10~90μmol/L范围内,F_0/F与C_(CAP)呈良好线性关系,检出限为0.128μmol/L。CuCy-Cl成功用于湖水和氯霉素滴眼液中CAP含量的荧光测定,加标回收率为97.4%~103.2%。
2024年04期 v.47;No.225 273-280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721K] [下载次数:65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4 ] - 张瀚文;仝耘千;王妮;屈思羽;王月;
磁共振成像(MRI)是目前各种成像技术中最强大的活体成像技术之一,为了提高成像质量以便更加准确地检测和诊断,往往需要使用MRI造影剂。本文以Gd(Ⅲ)的多胺多羧酸类配合物DO3A-Gd和苯并香豆素-3-羧酸(BCCA)为原料,利用原位合成法制备磁共振造影剂DO3A-Gd-BCCA,该造影剂具有磁共振/荧光双模态识别氟离子的性能。通过氟离子取代荧光团BCCA,增加Gd(Ⅲ)周围配位水分子数目和荧光团的电荷迁移,实现磁共振信号和荧光信号的同步激活。该造影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,适用于生理条件下的pH,对F-的检测限为77μmol/L。
2024年04期 v.47;No.225 281-28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469K] [下载次数:34 ] |[网刊下载次数:0 ] |[引用频次:0 ] |[阅读次数:17 ]